回首頁 關於本會 最新消息 課程資訊 活動訊息 特約商店
臺灣樟腦製造事業之起始
臺灣樟腦製造事業之起始

文/顏義芳/本館整理組研究員

  臺灣樟腦製造起源及其傳來關係眾說紛紜而不得知,縱使臺灣府志所記之「樟腦」亦難獲其詳。此乃府志編纂當時,斯業於臺灣已是具相當基礎的事業。雖然可推計於鄭成功渡臺之際便已存在,但及至1800年前後始得以有些許考證的依據。或曰是由彰化人黃桂霖及鹿港人許東泉於雲林山區製腦而開啟,至於當時傳習由來及使用器具製造則因年代久遠而不可考。然而由本地人製腦者以白先生、紅司阜(司阜為木匠之意)為製腦之鼻祖,可知製腦業在臺灣紮根已有相當的歲月。1820年代以前傳聞臺南人許東粲於卓蘭附近山區,沿用傳統舊式小竈的製熬法開始製腦,產品以輸出廈門、上海為主。此外亦有於1850年代左右,在東勢角(今臺中東勢)附近製腦的傳聞,業者於卓蘭石角山(今臺中東勢往大雪山方向)開設臺灣最初的製腦地,爾後再由此擴展至各地而逐漸成為地方重要之產業。

  至於日本與臺灣製腦的產業接觸,則始於1893年,當時有3、4名日本人前來大湖裝置大竈、雇用原住民砍樟樹削成片以從事製腦,此法頗獲當時原住民讚賞而紛紛模傚改良。及至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後,小竈製腦幾已絕跡,此短暫歲月間的製程轉變可謂是臺灣製腦產業前進的一大步。大竈因製程簡單、建造費用低廉、且每月約可達50斤樟腦油高產能等優勢而取代小竈,於面對成本效益下,小竈幾乎無法於市場競爭。

  日本的大竈則於雍正4(1726)年由清人傳授人參、龍(樟)腦之製法而開始流傳。1830年代,土佐(今日本高知縣)藥商仁尾清太夫於山野從事藥用龍腦之製造。當時樟木是屬於官方所有,禁止砍伐樟樹的政策強制迫使斯業停止生產。1840年代官方為擴增財源而重啟斯業,製腦生產事業始能再度回復,且日漸隆盛。當時的製法與臺灣相同,亦為舊式的小竈生產。及至1850年代居住於土佐的醫師(或麴屋)開發大竈生產方式,並獲該業者歡迎。此法於1860年代傳至鹿兒島,隨著風俗習慣的調整,漸次往南傳播甚至臺灣也沿用。至於舊式小竈的使用,則因年代久遠而難以考究。

  臺灣傳統製腦機械及器具,是由大竈(俗語稱為竈)、鍋(俗語稱大鼎)、甑(俗語稱腦桶、大桶,是作為蒸桶)、通竹(俗語稱腦管)、大(小)船(語稱腦箱,是隨腦丁個人喜好或技能傳習而使用,一般是作為冷卻器)、下箱(俗語稱腦田,暫時儲存樟腦之箱)及添水管(俗語稱水管)等所構成。

  由於大竈製腦,必須使用大量的水,所以竈的建造會選擇鄰近溪澗為優先考量。其位置是以斜面之地削堀為2段,上段裝置水船、下段築竈。

  小竈構造較大竈單純,是於地上規劃長方形(長3尺、寬1尺2)的竈礎,兩側對稱設置數個小竈,以土築造竈,鍋甑皆塗設宛然成為一臺型。

  甑的大小因是取決於鍋的大小及腦丁的力量,故並沒有一定的規格。通常是使用2尺8吋的鍋,其上口徑(內徑)1尺1吋5分至1尺2吋、下底內徑2尺7吋、高4尺2吋。所裝入的木片因木片的斤量及樟樹木質而輕重不一,一般以250斤至300斤的容量最為普遍。但甑的大小差異甚廣,大都會配合腦丁可抱持的重量而修改構造。其材料主要是以杉木最為適合。

  樟腦在日本殖民臺灣以前便已是臺灣輸出品中最具價值的產物之一,以1889年為例,輸出量達4,170擔(1擔約100斤,60公斤),金額為37,123兩(參考:甲午戰爭賠款為2.3億兩)。
隨著技術改良革新及官方專賣制度強力主導管理下,樟腦產量與日俱增,年產量曾高居世界之首,甚至達全球總產量之70%。

參考文獻

1.「臺灣樟腦局開局報告」(明治33年07月26日),〈明治三十三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二卷〉,《臺灣總督府檔案》,國史館臺灣文獻館,典藏號00000488027。
2.「內灣方面腦丁引揚ノ旨臺北縣知事報告」(明治34年02月13日),〈明治三十四年十五存追加第十五卷〉,《臺灣總督府檔案》,國史館臺灣文獻館,典藏號00004647004。
3.「佛國大博覽會出品物蒐集復命書」(明治31年05月11日),〈明治三十一年永久保存追加第十七卷〉,《臺灣總督府檔案》,國史館臺灣文獻館,典藏號00000330012。
by ~國史館臺灣文獻館

台中市觀光導遊協會 Taichung TourGuide Assocation 聯絡我們 目前累積瀏覽人數:1374284 本網站系統由呈明影像科技設計維護